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艺术赋能消费 南京文化小店“热气腾腾”|新动态

2023-05-06 12:18:28 来源:南京广播电视台


(资料图片)

城市小店服务千家万户,是畅通经济微循环的“毛细血管”。在“世界文学之都”江苏南京,街头巷尾都有着精致而各具特色的“文化小店”,这些“文化小店”让南京的街道多了更多烟火气、让市民生活更加美好,也让这座城市所独有的文化特色被更多人看见。

在南京生活过的居民,应该都对“阿槑”这个形象不陌生,而“阿槑”这个IP,创始人李红萍已经打造了13年。沿着南京老门东的牌坊往前走几十米,便是这家小店--“槑好时光”。李红萍告诉记者,店内有400多种“阿槑”的周边产品,有绘本、玩偶摆件、明信片,还有热销的南京特色美食鸭血粉丝汤等,“阿槑”这个形象也象征着南京人“大萝卜”的憨厚性格,因此特别受市民游客欢迎。“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65.7%,我们就这家小小的店铺,日营销就差不多达到将近两万元了。最受欢迎的就是我们‘槑好南京’这套绘本,这本书里面,应该说把我们南京的各种小美食,都已经罗列在上面了。”

目前李红萍的的动漫团队已有30多人,《槑好南京》等阿槑系列绘本已经出了9本,推出的儿童剧巡演超过60场。李红萍说,“IP+”的过程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,在这方面,由南京市政府提供的文化产业基金起到了很大帮助。“我们在南京,我一直每次走到哪里都说,营商环境特别好。各个部门其实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,一方面就是给扶持资金,我们也去做一些申报,然后我们获得一些这种资金,它其实在精神上也在鼓励我们。”

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,越来越多的咖啡店也开始“不再只是做饮品”。在江宁高新区,一家散落在街头巷角的社区咖啡店生意红火,店里摆放着的各式各样由咖啡店主理人亲手制作的文创产品,成为了小店受欢迎的“秘密武器”之一。

“喝杯咖啡”主理人卢欣怡介绍:“这些是根据咖啡风味制作的一些杯垫,客人最喜欢的就是我自己手工编织的这些项链,还有手链。下一步打算设计一些帆布包、斜挎包之类的,跟文化还有这个店结合。”

进店的顾客表示,现在这种有文化氛围、有腔调、有范儿的小店越来越多了,“感觉整个氛围都起来了,大家闲暇之余也都会去逛一逛。”

今年初,南京发布了“文化小店计划”实施方案,为全市200多家文化小店发放300万元的消费券,扶持小店向好发展。3月底,网红文化咖啡店Newsroom发布了一款咖啡新品--“上海路”,每天都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市民前来打卡。咖啡店创始人刘洋向记者介绍道,从2019年创业至今,咖啡店里调制出了“金陵一九九一”“月半秋”等一系列原创饮品,这些咖啡都被赋予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内涵。

创始人刘洋介绍说:“这个是我们专门为南京去研发的一杯咖啡,叫做‘金陵一九九一’,它就是我们把咖啡、酒酿、小元宵这三个非常有意思的点结合在一块儿。同时我们还和非遗有一个结合,我们请到了非遗南京白局的传承人--陈世秋老师去演绎了一段咖啡酒酿小元宵和南京小吃的一段吆喝,扫描二维码就能听到。”

“无论是本地的客人还是外地的客人,大家每次来的时候都喜欢这样,一张一张的收集它,这就是把南京的文化通过一张一张的小卡片,带向了全国各地。”刘洋说。

未来,南京市还将根据各文化小店的发展情况,在品牌提升、金融产品等方面对其进行扶持,同时将出台“南京市文化小店三年行动计划”,更加系统地为文化小店成长出谋划策。

标签: